南充星光康复活动中心
咨询热线:17383764662
邮箱:25565175@qq.com
地址: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西华路一段66号
一,动机不足。了解他人,将人作为自己的认知对象,根据人的表情、动作等外部条件, 进而体察、识别、推断他人的内在感受,从而根据这一判断来调整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距离, 这是人的心理需要之一。但是,孤独症儿童缺乏这一心理需要,他们的******情感需要******微 弱。除了遗传因素之外,有一个因素不可以忽视,即情感沟通兴趣的欠缺,这和孤独症儿童 后天的经历与处境有直接的关系。因为情感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产生的,人们追求情感分享, 一定是在情感沟通中得到了正面的强化。但是,孤独症儿童在与人交流中,所得到的指责、 命令、冷落、排斥等负面的感受多于正面的感受,这使得他们本能地疏远他人,失去了情感 交往的兴趣。
二,严重的自我中心化。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对方的需要和感受,是情感沟通建立的基 础,恰好孤独症儿童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,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,思维方式 和行为方式一切以自我为中心。即使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能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,但是他们 在理解语言上仍然会有障碍,他们一般多从字面上理解,无法了解深层的含义,更听不懂言 外之意。他们在语言互动上,可以维持对话,但是内容多以表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为主,对 别人的反应并不在意,总是使用自己习惯的话回答别人。他们的举止不会顾虑到别人的感受、 别人的反应。
三,不能体察心理活动。孤独症孩子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,也无法解读别人的情绪。孤独症儿童自身的情绪异于常人,再加上他们语言的有限性,使得别人很难理解他们的情绪。由于失去了与常人共同的情绪体验,由于存在表达上的障碍,他们和常人之间没有情绪共鸣,即使他们感受到了对方的情绪,也无法与自己的感受连接,更难以进行情感分享。
孤独症青少年会试图去建立和别人的情感沟通,但是,当对方不能获得平等的情绪表达 和情感满足时, 交流往往***会中断。如果对方只出于责任或者利益来维系与孤独症儿童的 情感交往关系,那么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交流。
四,缺乏情感调节能力。情感性交往的维持需要大脑中具有一种“调节机制”。情感交 往中,同伴间有高度的弹性与多样性、变化性,为了成功互动,每个人必须过滤自己脑海里 的信息、感觉,以便及时向对方传递自己的信息,所以,几乎是无时无刻要做好瞬时判断, 要不停地作主观评价,然后根据互动对象之间的共鸣深度做出再次评估,决定是否继续沟通。
情感性交往没有特定的目的来引导双方的行为,没有可预测性。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双方 共同构建的沟通系统不至于混乱呢?情感沟通的双方需要感受对方微妙的情绪变化,时刻根 据对方的情绪决定自己的做法、自己的反应。这个过程***是“情感协调机制”,这种机制使得 双方会共同努力,即使在出现误解、困惑的情况下,也能共同承受,化解障碍,维持交往。
孤独症患者的神经缺陷,使他们无法把握这样的沟通系统,没有这种调控机制,经验分 享难以发展起来。没有感情的。参与,虽然孩子可以成功融入社交模式,但是,仍然缺少了 重要的东西——交往动机和快乐体验。有很多高功能孤独症孩子有很好的行为习惯,少部分 孩子能表达情绪, 还能理解别人的情绪,但是仍旧不足以和别人建立友谊关系。
| |||||